醫療器械“進口替代”成趨勢,國產企業機會多多
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90%的市場份額長期被外資企業壟斷,國產企業大多只能徘徊在中低端市場爭食。這一局面正在逐漸被打破。7月8日-9日,由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國醫藥物資協會、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聯合主辦的2016康德萊·第九屆中國(國際)醫用耗材大會(MCC 2016)暨中國醫療器械合作論壇在珠海開幕。中國醫保商會副會長許銘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醫療器械行業“進口替代”是大勢所趨,國產企業機會多過挑戰,未來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據國家食藥監局統計,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醫療器械企業共有14151家,仍存在小而散的特點。中醫醫保商會副會長許銘介紹,目前真正上規模、產值達到2000萬元以上的醫療器械企業占比不到20%。醫療器械細分為43個門類上萬個品種。從高端的醫療診斷設備市場來看,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三甲醫院內,外資所占的比例非常之高。全國的高端醫療診斷設備,外資占了90%以上的份額。雖然目前有上海聯影、深圳邁瑞等國內的后起之秀正在不斷趕超,從市場份額來看,跟通用、飛利浦、西門子等外資企業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在高質耗材方面,例如支架等,三資企業包括外資的競爭力還是非常明顯!皣鴥柔t療器械企業主要集中在利潤偏低的低質耗材領域!
近年來,為破除“GPS”(通用電氣、飛利浦和西門子)外資醫療器械企業在國內市場獨占鰲頭的局面,國家多個部門釋放了加快醫療器械國產化進程的信號。資料顯示,去年6月初,國家衛計委發布《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控制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的緊急通知》,要求對部分醫院單位規模過大,追求床位規模、競相購置大型設備包括進口大型醫療器械等的問題進行遏制。去年8月,國家衛計委表態,將“重點推動三甲醫院應用國產醫療設備”。今年以來地方也加入釋放政策利好行業,湖北荊州市中心醫院與國產器械龍頭深圳邁瑞醫療等簽訂合作協議。四川瀘州未來五年的衛生規劃也提出,到2020年,瀘州市醫療機構的國產大型醫用設備所占比重須達到配置總數的40%。國家衛計委近日出臺的醫院控費目標要求全國醫療費用增長幅度從20%降到2017年的10%以下,其中措施之一便是優先采購國產高值耗材。
醫療器械行業有三個特質,即質量為上、高度監管、創新驅動,是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國力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目前,國內不斷增長的醫療需求為行業創造了持續的發展動力,中國醫用耗材已經進入增速換擋、結構優化的新常態,產品檔次與質量逐漸獲得國際市場認可并從低附加值向中高附加值結構轉變,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理念成為企業新時期所追逐的目標。